一、目的和依据
台账制度是规范工业固体废物流向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工业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的基础性、保障性制度。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以下简称产废单位)建立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如实记录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数量、流向、贮存、利用、处置等信息,可以实现工业固体废物可追溯、可查询的目的,推动企业提升固体废物管理水平。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三十六条关于建立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的要求,规范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制定工作,制定本指南。
二、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规范产废单位制定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工业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制定不适用本指南。
三、前期准备工作
(一)分析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情况。从原辅材料与产品、生产工艺等方面分析固体废物的产生情况,确定固体废物的种类,了解并熟悉所产生固体废物的基本特性。
(二)明确负责人及相关设施、场地。明确固体废物产生部门、贮存部门、自行利用部门和自行处置部门负责人,为固体废物产生设施、贮存设施、自行利用设施和自行处置设施编码。
(三)确定接受委托的利用处置单位。委托他人利用、处置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三十七条要求,选择有资格、有能力的利用处置单位。
四、台账管理要求
(一)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实施分级管理。附表 1 至附表 3 为必填信息,主要用于记录固体废物的基础信息及流向信息,所有产废单位均应当填写。附表 1 按年填写,应当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等材料,根据实际生产运营情况记录固体废物产生信息,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动等原因导致固体废物产生种类等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另行填写附表 1;附表 2 按月填写,记录固体废物的产生、贮存、利用、处置数量和利用、处置方式等信息;附表 3 按批次填写,每一批次固体废物的出厂以及转移信息均应当如实记录。
(二)附表 4 至附表 7 为选填信息,主要用于记录固体废物在产废单位内部的贮存、利用、处置等信息。附表 4 至附表 7,根据地方及企业管理需要填写,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另行规定具体适用范围和记录要求。填写时应确保固体废物的来源信息、流向信息完整准确;根据固体废物产生周期,可按日或按班次、批次填写。
(三)产废单位填写台账记录表时,应当根据自身固体废物产生情况,从附表 8 中选择对应的固体废物种类和代码,并根据固体废物种类确定固体废物的具体名称。
(四)鼓励产废单位采用国家建立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电子台账,简化数据填写、台账管理等工作。地方和企业自行开发的电子台账要实现与国家系统对接。建立电子台账的产废单位,可不再记录纸质台账。
(五)台账记录表各表单的负责人对记录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负责。
(六)产废单位应当设立专人负责台账的管理与归档,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保存期限不少于 5 年。
(七)鼓励有条件的产废单位在固体废物产生场所、贮存场所及磅秤位置等关键点位设置视频监控,提高台账记录信息的准确性。
附表:
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清单(年度)
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流向汇总表(年月)
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出厂环节记录表
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环节记录表
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环节记录表
6.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自行利用环节记录表(接收)
6.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自行利用环节记录表(运出)
7、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自行处置环节记录表
8、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分类表
附表 1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清单(年度)
负责人签字: 填表人签字: 填表日期:
序号 | 代码 | 名称 | 类别 | 产生环节 | 物理性状 | 主要成分 | 污染特性 | 产废系数/ 年产生量 |
1 | ||||||||
2 | ||||||||
… |
注:
附表 2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流向汇总表(年月)
负责人签字: 填表人签字: 填表日期:
代码 |
名称 |
类别 |
产生量 |
贮存量 |
累计贮存量 | 自行利用方式 | 自行利用数量 | 委托利用方式 | 委托利用数量 | 自行处置方式 | 自行处置数量 | 委托处置方式 | 委托处置数量 |
注:
附表 3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出厂环节记录表
记录表编号: 负责人签字: 填表日期:
代码 |
名称 |
出厂时间 |
出厂数量(单位) |
出厂环节经办人 |
运输单位 |
运输信息 |
运输方式 |
接收单位 |
流向类型 |
注:
附表 4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环节记录表
记录表编号: 生产设施编码: 废物产生部门负责人: 填表日期:
代码 |
名称 |
产生时间 |
产生数量(单位) |
转移时间 |
转移去向 |
产生部门经办人 |
运输经办人 |
注:
附表 5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环节记录表
记录表编号: 贮存设施编码: 贮存部门负责人: 填表日期:
入 库 情 况 | 出 库 情 况 | |||||||||||
废物来源 |
前序表单编号 |
代码 |
名称 |
入库时间 |
入库数量 (单位) |
运输经办人 |
贮存部门经办人 |
出库时间 |
出库数量 (单位) |
废物去向 |
贮存部门经办人 |
运输经办人 |
注:
附表 6.1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自行利用环节记录表(接收)
记录表编号: 自行利用设施编码: 自行利用部门负责人: 填表日期:
废物来源 |
前序表单编号 |
代码 |
名称 |
接收时间 |
接收数量(单位) |
运输经办人 |
自行利用部门经办人 |
注:
附表 6.2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自行利用环节记录表(运出)
记录表编号: 自行利用设施编码: 自行利用部门负责人: 填表日期:
利用产物名称 |
运出时间 |
运出数量(单位) |
运出去向 |
自行利用部门经办人 |
运输经办人 |
注:
附表 7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自行处置环节记录表
记录表编号 自行处置设施编码: 自行处置部门负责人: 填表日期:
废物来源 |
前序表单编号 |
代码 |
名称 |
接收时间 | 接收数量 (单位) |
处置方式 |
自行处置部门经办人 |
注:
附表 8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分类表
废物代码 | 废物种类 | 废 物 描 述 |
SW01 |
冶炼废渣 | 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贵金属冶炼等产生的固体废物(不含 赤泥),包括炼铁产生的高炉渣、炼钢产生的钢渣、电解锰产生的锰渣等。 |
SW02 |
粉煤灰 | 从燃煤过程产生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微固体颗粒物,不包括从燃煤设 施炉膛排出的灰渣,主要来自火力发电和其他使用燃煤设施的行业。 |
SW03 |
炉渣 | 燃烧设备从炉膛排出的灰渣(不含冶炼废渣),不包括燃料燃烧过程 中产生的烟尘。 |
SW04 | 煤矸石 | 煤炭开采、洗选产生的矸石以及煤泥等固体废物。 |
SW05 |
尾矿 | 金属、非金属矿山开采出的矿石,经选矿厂选出有价值的精矿后产生 的固体废物,包括铁矿、铜矿、铅矿、铅锌矿、金矿(涉氰或浮选)、钨钼矿、硫铁矿、萤石矿、石墨矿等矿石选矿后产生的尾矿。 |
SW06 | 脱硫石膏 | 废气脱硫的湿式石灰石/石膏法工艺中,吸收剂与烟气中 SO2 等反应后 生成的副产物。 |
SW07 | 污泥 | 各类污水处理产生的固体沉淀物。 |
SW09 | 赤泥 | 从铝土矿中提炼氧化铝后排出的污染性废渣,一般含氧化铁量大,外 观与赤色泥土相似。 |
SW10 | 磷石膏 | 在磷酸生产中用硫酸分解磷矿时产生的二水硫酸钙、酸不溶物,未分 解磷矿及其他杂质的混合物。主要来自磷肥制造业。 |
SW11 |
工业副产石膏 | 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以硫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石膏类废物,包括氟石膏、硼石膏、钛石膏、芒硝石膏、盐石膏、柠檬酸石膏等,不含脱硫 石膏、磷石膏。 |
SW12 |
钻井岩屑 | 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以及其他采矿业产生的钻井岩屑等矿业固体废物,不包括煤矸石、尾矿。 |
SW13 |
食品残渣 | 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等产生的有机类固体废物,包括各类农作物、牲畜、水产品加工残余物等。 |
SW14 | 纺织皮革业废物 | 纺织、皮革、服装等行业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丝、麻、棉边角废料 等。 |
SW15 | 造纸印刷业废物 | 造纸业、印刷业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造纸白泥等。 |
SW16 |
化工废物 | 石油煤炭加工、化工行业、医药制造业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气化炉 渣、电石渣等。 |
废物代码 | 废物种类 | 废 物 描 述 |
SW17 |
可再生类废物 | 工业生产加工活动中产生的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橡胶、废木材等。 |
SW59 | 其他工业固体废物 | 除上述种类以外的其他工业固体废物。 |
说明: ①本表的目的是为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提供便利,不是固体废物或危险废物鉴别的依据。 ②列入本表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判定不属于危险废物的工业固体废物。 |